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种,家长做好3个“尽量”和7种行为

青春期的叛逆表现为很多形式:不喜欢说话,突然变得和家长没有话聊;就要和家长扭着来,你说得我就是不做;我就要特立独行地做我自己等等。

叛逆的表现有不同的方面,家长可以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对症下药。对于青春期的叛逆,以下几点建议各位父母可以尝试:

建议

01

尽量不要硬碰硬

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会觉得“家长是过时的,是无法理解我的,因此你们说得就是不对的”,往往在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家长越说不要去做,孩子就偏要去做。

那么为了避免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发生,建议家长采取比较柔和的态度,实在谈不拢的情况下,可以搁置一晚去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打骂、突然严格限制零用钱、把孩子关起来这些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反而可能会刺激到孩子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建议

02

尽量少唠叨

少表现出“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这样的念头。“唠叨”基本是中国家长,尤其是中国妈妈都会有的一个表现,而其实往往这些唠叨并不管用,还会造成反感或逆反心理。

更有些家长会常年把诸如[别人家的小孩],[你知道我和你爸爸每天有多辛苦吗],[我们都是为了你]等等这类的话挂在嘴边,孩子听了这些除了有点烦有点小歉疚以外其实真的不会改变什么,反而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变得不喜欢和家长交流。

建议

03

 尽量采取迂回政策

很多孩子在这个年纪往往会比较能听得进去同龄人的话,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因此不妨找年纪稍稍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他们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也可以适当地让哥哥姐姐从他们的角度为孩子讲解一些家长们所希望传达的事情,从而去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帮助和引导。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往往并不意识到自己是在青春期的叛逆中,其实家长也没必要非和孩子提起这个概念,润物细无声,更多的是在背后的默默努力!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种,家长做好3个“尽量”和7种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为了证明自己能作主,多数情况不愿意顺着父母的意思走,因为孩子想告诉你:“我跟你不一样,我长大了,你没发现吗?”

在这个时期有哪些行为是不受孩子待见的呢?作为家长又该怎么和孩子相处呢?以下七种行为,你一定要注意!

1
批评孩子的行为

有位学生去补习班补习,在公车上睡着了,老师打电话到家中查问,回家时妈妈便兴师问罪:“那么短的距离,你也睡得着……我早告诉你,晚上不要一直上网,那么晚睡……”

虽然妈妈说得都对,但当父母赚到道理后,得到的却是小孩对你的不满。本来孩子应该责备自己,但因为被骂,他开始迁怒,将倒霉的气转到你身上,觉得父母也该负责!

建议妈妈们换个角度想,改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解决补习不能准时抵达的问题,否则下次发生同样的情形,小孩很可能被情绪带着走,坐过站就干脆不去了。

2
批评孩子的朋友

多数父母知道子女的朋友有品行问题,都会希望子女能保持距离。如果父母说,“不要与某某人交往,他会把你带坏”或“某某人简直是你的最佳损友”,孩子不会觉得你在关心他,只觉得:“妈妈在攻击我的朋友”,基于正义感,一定要保护朋友,对抗父母。

“怎么大人都是这样,他只是不爱读书而已,并不是坏孩子;再说,你不信任我吗?你觉得我没有判断事情的能力吗……”

这时,如何沟通是妈妈的最大挑战,单纯的好心不表示子女听得进去,若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智慧送给孩子,不妨换个角度和子女讨论:“如果你不能稳住自己,就会害他被别人说是他把你带坏的。”当然,这样的讨论暂时到此为止,但仍要持续注意子女后续的表现,并适时地关心与提醒,才不会恶梦成真。

3
纠正口头禅

青少年多有口头禅,但只要父母一纠正,彼此沟通关系就结束了。

我们可以对他的表达有所疑问,但不要直接反应他是不对的。例如:可以问他:“屁是什么意思?”“会不会被误解你很爱放屁?”或“你说‘屁啦!’是生我的气吗?”

如果孩子偶尔脱口而出脏话、三字经,可能是同侪间流传的语汇,或自觉很酷,故意说出口。父母如果觉得听起来刺耳,不妨用经验和智慧接受挑战,不直接把孩子说的话当成是对父母的攻击。

找寻适当时机,和孩子讨论:说脏话或骂三字经给人的感觉。

如果孩子嘴硬认为,“不会呀,我觉得很酷!”千万不要继续辩下去,只要心平气和提醒孩子:这个家是大家共有的,家长有权利规范这个空间的“环保”标准,不可以在家说粗话、骂三字经,以示对家长的尊重。

至于将来他们为人家长,想规划什么家规,由他们自己决定。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种,家长做好3个“尽量”和7种行为

4
喜欢做结论

父母提供经验分享时,最好让子女自然而然有心得,而不是将结论告诉他。当然,这需要过程和时间,如果父母的分享只是分享,让教化隐藏于无形,子女通常会参考。若一定要子女遵循,子女就会问“为什么”,反而不会去想对自己有何好处,尤其是和妈妈关系亲密的儿子,此时会把妈妈看扁,甚至和妈妈对立。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只要结论是妈妈说的,为了证明自己能作主,也会有其它好主意,绝对不会顺着妈妈的意思走,因为小孩想告诉你:我跟你不一样,我长大了,你没发现吗?”所以妈妈要有更宽大的心胸来原谅孩子,承认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否则日子会很难过。

5
不信任子女

愈信任孩子,孩子愈会让你信任。即便孩子曾吓唬你:“有很多事我并没有完全告诉你!”或妈妈担心孩子受到同侪影响,对孩子所说的话,还是要99%相信,千万不可坦言:“我觉得你一定会被谁影响。”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妈妈就不能查证,或再次确认孩子是否言行一致,只是方法需要更有技巧。例如:当发现孩子这阵子行为比较浮动,可试着关心他: “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同时藉由电影或电视剧情谈论:“如何不受魔力的诱惑?”、“电影《魔戒》的主角为何将魔戒丢掉?他怎么做到的?”找到共同的话题点。

6
偷看隐私

为了解子女,有些妈妈常忍不住偷看子女的日记,看了又担心,担心就忍不住去问,问了就穿帮,亲子关系因此破裂,得不偿失。其实了解对方的正当方法是学习如何沟通,例如:与子女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或失恋经验等,孩子只要心有所感,一定会发问或分享自己的想法。

曾有个女孩提到,母亲送她最好的礼物,就是尊重她的隐私权。事实上,父母尊重及相信孩子,青少年会很感激,所以千万不要偷看他们的信件或日记。或许妈妈会想: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看看会怎样?但孩子的想法是:希望不受干扰,拥有一片自由不受监视的天空。

维持良好关系比问清楚每日行踪细节更重要。“其实建立好关系,他们什么都肯跟你说。”所以面对孩子青春期时,父母应关心“如何让亲子关系不要断掉”,而不是“你做了哪些行为?”

例如:当孩子沉迷电玩时,只是一味地不准他上网,或扣除零用钱,不让他到外面上网,就是指关心他的“行为”,但如果父母可以问孩子,沉迷是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在逃避什么事情?我可以协助你吗?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窝心,了解父母是真的想帮助他解决问题。

7
过度关心

不要让孩子觉得妈妈的爱有负担。有位做老师的家长,每天都要等儿子放学一起回家,中午还会逛到儿子班上看他,让儿子备受压力,觉得受到监视,似乎成绩稍稍不好,妈妈都会第一个知道。

猜你喜欢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QQ咨询 报名热线
返回顶部